近日,中建六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創平臺項目舉行“建證幸福·共赴小康”云開放活動,講述了中國建筑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勇擔央企責任、多維度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故事。
中建六局承建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創平臺項目,總用地面積82657.2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761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實驗區域、學術交流中心及配套設施、創新研發基地、實驗測試基地、停車庫、設備用房、人防設施及實驗室專用設備等。
中建六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創平臺項目執行經理常曉龍向大家介紹:根據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是重點推進的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12個先導項目之一,致力于建設成為陸海統籌、開放創新、產業繁榮、文化自信、綠色節能的先導科技新城,重點打造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大學城、南山港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科創平臺項目就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海南省委、省政府踐行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打造海洋科研“國家隊”而推出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重點發展深海科技和科教研發產業。項目建設旨在聯合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4所高校開展創新研發、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主要突出科技主體功能,未來將重點打造成國家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
項目總工萬振東表示,項目建設的學術交流中心、南海海洋環境模擬實驗室、海洋巖土離心和聚波測試公共平臺是整個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學術交流中心位于項目中部,總建筑面積約2.26萬平方米,結構形式為斜交網格桁架鋼結構,總用鋼量約7000余噸,項目通過1:1BIM模型繪制以及仿真分析優化施工方案,在保證施工進度的同時,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南海海洋多環境模擬實驗室建成后主要用于模擬南海海洋環境試驗,其中在地下負一層將建設長110m,寬6m,凈深6m,水深5m的超長試驗水槽,池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試驗精密需要,對水槽的結構尺寸、沉降量、平整度等要求非常嚴格,所有技術參數標準精確到毫米;海洋巖土離心和聚波測試公共平臺總建筑面積為6800平方米,試驗功能旨在盡可能真實地復映海況下的波流情況以及開展水聲測試分析、水聲儀器標定、數據采集、動態分析等內容。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項目積極履行央企責任,錄用當地多名貧困人員參與項目建設,助力當地政府解決貧困人員就業問題。積極為農民工友生命安全開通綠色通道,夏季酷暑時節,研究調整白天作業時間,準備充足的防暑降溫藥品和飲品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項目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組織人員物資加強疫情防控,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中建六局供稿)